在企业人员的素质测评和员工管理培训中,会发现高效型**者身上具有很多相似的特点,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,即执行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角色,他们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才智或具有某种特征,而是他们所充当的角色不同。一个组织只有拥有大批高效型执行者,才有活力和竞争力。对高效执行者的培养可采取四个步骤: **,重新定义执行者和**者。担任**职务的人应该着眼于企业的目标和战略,有与同事取得共同语言的技巧;善于通过其他人员力量去完成较大的共同目标,并自觉遵纪守法,服从**。 *二,培训执行者的技能。大多数企业认为,**力需要培养,而执行每个人都会。这个认识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错误:一是**者比执行者重要;二是当执行者*;三是他们的力量和动机甚至于才干,都是从**者那里获得的。想要有效地克服这些误解,提高执行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:员工管理培训 (1) 增强独立思考能力; (2) 有效地管理好自己; (3) 提出可以使对方接受的不同意见; (4) 树立个人信誉和威望; (5) 将个人的目标、义务和企业的目标、义务保持一致; (6) 个人行为应对企业、**、同事负责; (7) 明确**者与执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; (8) 保持与**者之间的融洽关系。 *三,工作评价及反馈。可以采用同级、下级、自我评价、直接**的评价来获取相关信息,如在评价中发现问题,可及时总结和反馈,这对核心员工的培养大有益处。 *四,创设对骨干人员有鼓舞力的组织结构。一个优秀的执行者,应该学会以高效的工作技能来弥补团队效率的低下。培养这项能力的有效做法是:把权力下放到较基层,充分发挥高效性人才的主观能动性,使他们有充分的空间自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。同时,充分发挥执行者的积极性,制定有效的奖励制度,创造让他们参与企业各项工作的途径。 案例: 日本的三星公司拥有一套培训核心员工的系统培训方案。首先,训练对象是骨干推销员,在公司已经服务了13-15年,长期在营业部**工作,有一定数量的下属,在实际中担任部分经理职责,但并不是完全的管理者。 其次,训练要达到的目的是缩短预期销售量与实际销售量之间的差距,并可以当场反映出效果究竟如何。 最后,训练计划安排,时间为三天两夜,所有参加者集体住宿,采用授课法、分组讨论法和角色演示法进行。 明确了以上三点之后,接着是制定训练的内容及重点:(1)让核心员工了解为达到目标应有的角色意识和执着追求的精神;(2)如何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适当的目标;(3)学习有效的商业谈判技巧;(4)学习具体的行动方案,如采取何种推销手段、有效的访问次数、推销数量等。 训练分三天进行,训练内容作了如下安排,员工管理培训。 **天上午:核心员工到集训地报到,熟悉环境。 下午:讨论为什么要达到一定的目标。训练负责人可启发员工从三方面加以讨论:从自身来说,实现自我成长的途径,成为公司发展的光荣开拓者;从公司来说,能否提高市场占有率;从社会来说,贡献社会的指标,提供社会较好的产品。 晚上:为自己设立要达到的目标,步骤如下:首先,确定自己的目标,找出与实际销售情况之间的差距;接着,采取现有资料使用法、价值判断和援助其他部门计划法等。最后,个人提出自己成功的方法和范例,交流心得。 第二天上午:用角色演示法学习推销技巧的初次演示。由指导员进行角色分派,决定顾客和推销员的人选,然后设置演出场景进行演示。演示完毕后,由观察员针对各演出角色进行评论。 下午:针对上午演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进行*二次演示,指导员做总结发言。*二次演示的角色应进行互换,以便更好地体会角色差异。 晚上:针对本人特点,制定工作计划表,说明进行推销活动的战略战术。 第三天上午:每个人说明自己的行动方案和计划状况,由指导员进行评论,着重注意以下几点: (1)该计划是否针对本人特点? (2)是否贯彻了角色演示中学到的技巧与技能? (3)是否融入了本人的心得体会? 下午:由指导员将个人计划表以及评述交给其上司,结束培训。 三星的培训部拟定了一张图表,作为评价核心员工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有效与否的标准,一般在实施训练三个月后使用。